Sunday, February 22, 2015

脱肛

脱肛(解大便时肛门脱下):每次用韭菜半斤,水2斤煎开洗肛门,一日二次,洗三天。

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中國藥典》:六味地黃丸
【處方】熟地黃160g 山茱萸(制)80g 牡丹皮60g 山藥80g 茯苓60g 澤瀉60g
【性狀】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而酸。
【炮制】以上六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35~50g與適量的水,泛丸,幹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煉蜜8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滋陰補腎。用于腎陰虧損,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消渴。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規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准繩·女科》卷四:六味地黃丸
【別名】加味地黃丸
【處方】熟地黃4兩,山茱萸肉2兩,山藥2兩,牡丹皮1兩5錢,白茯苓1兩5錢,澤瀉1兩,香附米(童便浸3次,炒)1兩,蘄艾葉(去筋,醋煮)5錢。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經事不調,即非受孕,縱使受之,亦不全美;腎經虛火致妊娠吐衄。
【用法用量】加味地黃丸(《濟陰綱目》卷六)。
【摘錄】《准繩·女科》卷四

槐角丸

槐角丸《中國藥典》:槐角丸
【處方】槐角(炒)200g 地榆(炭)100g 黃芩100g 枳殼(炒)100g 當歸100g 防風100g
【性狀】為黑褐色至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味苦、澀。
【炮制】上六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用煉蜜45~55g加適量的水泛丸,幹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煉蜜130~15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腸疏風,涼血止血。用于腸風便血,痔瘡腫痛。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規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槐角丸
【處方】槐角(去枝、梗,炒)500克 地榆 當歸(酒浸一宿,焙)防風(去蘆)黃芩 枳殼(去瓤,麩炒)各250克
【制法】上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腸涼血。治腸風、痔漏下血,伴裏急後重。肛門癢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飲下,不拘時候。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

《抉壽精方》:槐角丸
【處方】槐角子30克 枳殼(麩炒)當歸尾 黃芩 黃柏 側柏葉(各酒洗)黃連 荊芥穗 防風 地榆各15克
【制法】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腸風下血。
【禁忌】忌食生冷。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時用米湯送下。
【摘錄】《抉壽精方》

《禦藥院方》卷八:槐角丸
【處方】槐角1斤(麩炒令焦,熟揀淨),黃耆(銼)4兩,枳殼(麩炒,去瓤)4兩,熟幹地黃4兩,當歸4兩,防風4兩,木香1兩。
【制法】上為細末,水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腸風痔疾,大便澀滯,氣結不通,飲食衰少,面黃肌瘦,或下血不止,或在便前,或在便後者。
【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溫米飲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禦藥院方》卷八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槐角丸
【處方】槐角(炒)144兩,紅花12兩,黃芩96兩,防風48兩,槐花(炒)96兩,地榆炭96兩,赤芍48兩,大黃48兩,枳殼48兩,當歸48兩,生地96兩,荊芥穗48兩。
【制法】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3錢,或用冷開水泛為小丸。
【功能主治】疏風涼血,瀉熱潤燥。主大腸火盛,滯熱便秘,腸風下血,痔瘡痛癢。
【用法用量】蜜丸每服1丸,水丸每服3錢,空腹溫開水送下,1日2次。
【注意】忌食辛辣厚味。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醫級》卷八:槐角丸
【處方】槐角4兩,側柏葉(炒)2兩,荊芥(炒)2兩,白術(炒)2兩,枳殼1兩,黃芩1兩,地榆1兩,當歸1兩,防風1兩。
【制法】米糊為丸。
【功能主治】腸風下血,及脾胃虛而不調,糞後帶紅,脫肛。
【用法用量】每服3錢,米湯送下。
【摘錄】《醫級》卷八

《醫略六書》卷二十五:槐角丸
【處方】槐角3兩(炒),防風1兩半,黃芩1兩半(炒),當歸3兩,枳殼8錢(炒),升麻5錢,地榆3兩(炒),生草5錢。
【制法】上為末,醋為丸。
【功能主治】腸風痔血,脈浮數者。
【用法用量】每服3錢,米飲送下。
【各家論述】方中槐角清大腸以涼血,地榆澀血室以止血,黃芩清熱寬腸,防風疏風勝濕,當歸養血脈,枳殼破滯氣,生草緩中瀉火,升麻散熱升清也。醋丸米飲下,使熱散氣清則結化風消而廣府肅清,何腸風痔血之不痊哉!此疏利之劑,為腸風痔血之專方。
【摘錄】《醫略六書》卷二十五

《瘍醫大全》卷二十三:槐角丸
【處方】槐角子8兩,槐花8兩,檳榔4兩,黃芩3兩,刺蝟皮2個(酒浸,焙)。
【制法】上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痔漏。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白湯送下。
【摘錄】《瘍醫大全》卷二十三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槐角丸
【處方】槐角、當歸、地骨皮、蝟皮(炙)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痔瘺。
【用法用量】每次空心服50丸。
【摘錄】《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

《扶壽精方》引朱上卿方:槐角丸
【處方】槐角子1兩,枳殼(麩炒)5錢,當歸尾(酒洗)5錢,黃芩(酒洗)5錢,黃柏(酒洗)5錢,側柏葉(酒洗)5錢,黃連5錢,荊芥穗5錢,防風5錢,地榆5錢。
【制法】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腸風下血,不間糞前後,遠年近日。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米湯送下。
【注意】忌生冷。
【摘錄】《扶壽精方》引朱上卿方

《血證論》卷八:槐角丸
【處方】槐角3錢,地榆2錢,黃連1錢,黃芩3錢,黃柏3錢,生地3錢,當歸3錢,川芎1錢,防風2錢,荊芥2錢,側柏2錢,枳殼2錢,烏梅3枚,生姜1錢(汁)。
【功能主治】清火和血。主腸風下血。
【各家論述】方中防風、生姜以祛外來之風,烏梅、荊芥以治內動之風。為腸風立法,本于仲景白頭翁及葛根諸湯之意。
【摘錄】《血證論》卷八

《直指》卷二十三:槐角丸
【處方】槐角1兩,防風半兩,地榆半兩,當歸半兩,枳殼(制)半兩,木賊半兩,茯神半兩。
【制法】上為末,酒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腸風瀉血,脫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飲送下。
【摘錄】《直指》卷二十三

《局方》卷八(寶慶新增方):槐角丸
【別名】地榆槐角丸
【處方】槐角(去枝梗,炒)1斤,地榆半斤,當歸(酒浸1宿,焙)半斤,防風(去蘆)半斤,黃芩半斤,枳殼(去瓤,麩炒)半斤。
【制法】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止癢痛,消腫聚,驅濕毒。清腸疏風,涼血止血。主五種腸風瀉血。糞前有血名外痔,糞後有血名內痔,大腸不收名脫肛,谷道四面胬肉如奶,名舉痔,頭上有乳名瘺;及腸風瘡內小蟲,裏急下膿血。
【用法用量】地榆槐角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南昌方)。
【摘錄】《局方》卷八(寶慶新增方)

《幼幼新書》卷二十一引《惠眼觀證》:槐角丸
【處方】槐角(蜜炙,為末,炒)1錢,胡椒49粒,巴豆2粒(不出油,研爛,入諸末再研),丁香20粒。
【制法】上為細末,爛飯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積滯。主氣疾,腹內常痛。
【用法用量】每服5丸,空心姜湯送下。
【摘錄】《幼幼新書》卷二十一引《惠眼觀證》

《瘡瘍經驗全書》卷七:槐角丸
【處方】槐角(去梗,為末,入烏牛膽內,掛透風處)。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痔漏有膿血,大便結燥,腫硬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0丸,平胃散作湯送下。
【摘錄】《瘡瘍經驗全書》卷七

《慈禧光緒醫方選議》:槐角丸
【處方】炒槐角1兩,枳殼5錢(炒),橘紅3錢(老樹),甘草1錢。
【制法】上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赤金為衣。
【功能主治】清腸止血。主痔漏。
【用法用量】每服2錢,梨藕湯送服。
【摘錄】《慈禧光緒醫方選議》

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丸【處方】炙黃芪200g 黨參60g 炙甘草100g 白術(炒)60g 當歸60g 升麻60g 柴胡60g 陳皮60g
【性狀】為棕色的水丸,或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微甜、微苦、辛。
【炮制】上八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另取生姜20g、大棗40g加水煎煮二次,濾過。取上述細粉,用煎液泛丸,幹燥,制成水丸;或將生姜和大棗的煎液濃縮,每100g粉末加煉蜜100~120g及生姜和大棗的濃縮煎液,制成小蜜丸;或每100g粉末加煉蜜100~12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補中益氣,升陽舉陷。用于脾胃虛弱、中氣下陷證引起的體倦乏力、食少腹脹、久瀉、脫肛、子宮脫垂。
【用法用量】口服,水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規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貯藏】密閉,防潮。
【摘錄】《中國藥典》

白鳳丸

白凤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白鳳丸
【別名】參茸白鳳丸
【處方】人參1兩,杜仲1兩,川芎1兩,熟地1兩,放術1兩,菟絲1兩,黑艾葉7錢半,炙甘草5錢,鹿茸1兩,茯苓1兩,當歸1兩,川椒5錢,大黃耆2兩,白芍2兩,香附1商,阿膠1兩,白絨雞1尾。
【制法】共研細末,和蜜為丸,每粒重4錢,白蠟殼封。
【功能主治】婦人諸虛百病,久不孕育。
【用法用量】常服。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

《中國醫學大辭典》:白鳳丸
【處方】白毛烏骨雄雞1只(須白絲毛、烏骨、高冠者,另養一處,以黃替炒末飼之,不可近雌雞,閉死,去毛腸,淨),香附(4制)1斤,熟地黃4兩,生地黃2兩,當歸2兩,白芍藥2兩,黃耆2兩,牛膝2兩,柴胡2兩,牡丹皮2兩,知母2兩,川貝母(去心)2兩,黃連1兩,地骨皮1兩,幹姜1兩,延胡索1兩,茯苓2兩5錢,秦艽1兩5錢,艾葉4兩,青蒿4兩。
【制法】先將艾、蒿一半人雞腹內,余置雞外,同入壇內,以童便和水,浸過2寸許,煮爛,取出去骨,焙幹,再將各藥及雞共研為末,用雞汁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羸瘦,血虛有熱,經水不調,崩漏帶下,不能成胎,骨蒸;忌食煎炒莧菜。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至70-80丸,溫酒或米飲送下。
【摘錄】《中國醫學大辭典》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白鳳丸
【處方】人參(去蘆)128兩,鹿角膠128兩,牡蠣(煆)48兩,白芍128兩,當歸144兩,甘草32兩,鹿角霜48兩,鱉甲(炙)64兩,丹參128兩,香附(炙)128兩,天冬64兩,桑螵蛸48兩,熟地256兩,烏雞(去毛、內髒)32只(以上14味均下罐,用紹酒1344兩,蒸4晝夜)生地256兩,川芎64兩,黃耆32兩,銀柴胡26兩,芡實(炒)64兩,山藥128兩(以上6味不下罐,共研為但末,鋪槽底,攪勻,曬幹)。
【制法】上為細末,過羅,煉蜜為丸,重3錢5分,蠟皮封固。
【功能主治】益氣養血,調經止帶。。主婦人身體瘦弱,經水不調,崩漏帶下,腰腿酸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溫開水送下,日3次。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香砂六君子丸

香砂六君子丸【別名】香砂六君丸(《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
【處方】廣木香24克 西砂仁24克 炒黨參60克 炒白術60克 茯苓60克 炙甘草30克 炒廣皮30克 制半夏60克
【制法】共研細末,每料用生姜、棗子各30克,煎湯代水泛丸,如綠豆大,約成丸300克。
【功能主治】益氣健脾,化痰和胃。治脾虛氣滯,消化不良,噯氣食少,脘腹脹滿,大便溏泄。
【用法用量】每日二次,每次6克,食後開水吞服。
【摘錄】《中藥成方配本》

印式咖喱鸡

材料

【材料一】,光鸡半只,蒜蓉1粒,洋葱碎2汤匙,清水半碗,【材料二】,胡荽粉1汤匙,黄姜粉1/2汤匙,绿豆蔻粉1/8汤匙,肉桂粉1/8汤匙,小茴香粉1/4汤匙,丁香粉1/8汤匙,黑胡椒粉1/4汤匙(忘记照黑胡椒粉图片了),辣椒粉1/2汤匙,咖喱叶3-4片,肉豆蔻粉1/8汤匙,葫芦芭子1/8汤匙

做法

将鸡洗净切大块后沥净水分,以盐等调味料腌制15-20分钟

将平底锅烧制5分热,将鸡肉的鸡皮面朝下干煎至出油,将鸡肉两面煎成金黄色后取出

用炸出的油爆香洋葱碎和蒜蓉,然后依次放入材料二,小火炒出颜色和香味后将鸡块放入并加水焖制15分钟左右,以盐等调味料调味即可。

Wednesday, February 11, 2015

水果


為何老中醫總是提醒要少吃水果
《陰符經》有一句話,叫“食其時,百骸理”。
僅僅六個字,就將飲食講的很清楚了,大道至簡啊。這六個字可以理解為:食這個地方、在這個時令、本身具有的東西,絕對是最好的。一切遙遠的山珍海味,都沒有這個本地的‘它’好。

我們再看看目前市面上賣的水果,具備了上面的條件嗎?
第一:必須是當地產的。
目前物流發達,很多水果都是外地的水果,不是本地的水果,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外地的水果,最適合產地的人食用,因為當地的氣溫、土質、環境,造就出來的東西,就是養當地人的,吃異地的水果,就很容易傷身體。比如海南冬天產西瓜,湖北冬天不產西瓜,如果將冬天海南的西瓜運到湖北來,在大冷的冬天食用,與食毒藥無異。
第二:必須符合時令。
秋天天氣乾燥,大自然賜給我們雪梨,滋陰潤燥;
夏天天氣炎熱,大自然賜給我們西瓜,清涼解暑。
如果將雪梨保存到第二年夏天來食用,就算是當地產的,也是害人不淺,因為夏天潮濕,食用雪梨會加重體內的濕邪啊。
目前市面上的很多水果都不是當令的,蘋果一年四季都在賣,聖女果一年四季都在賣,香蕉也是……
這些水果吃起來自然對身體是不利的,因為首先他們不符合時令,其次在保養這些水果的過程中,人為地使用了一些防腐劑,兩者的毒害,身體受不了啊。
另外,很多水果為了賣個好價錢,提前上市,常常使用一些激素,加速水果的成熟,比如市面上賣的“桃”,外表看起來很漂亮,好像是熟了,其實吃的時候發現,其核還是嫩,這說明桃沒有熟,只是打了催熟劑,讓他的表面看起來像是熟的。這樣的水果目前很多啊!他們也不符合“時令”。

第三:是否符合身體的需求
水果中有很多是寒涼的,久食、大量吃損傷脾陽。
目前我們大多數人,心浮氣躁,心氣沉不下來,形成上熱下寒的狀態,上面熱燥,下焦卻寒涼,吃用寒涼的水果雖然當時心中舒服,但犧牲的是自己的腎陽,時間久後最終會導致脾腎陽虛,女的會月經不調、子宮長肌瘤、臉上長斑;男的會腰痛、腿沉、腰椎間盤突出..….很多患者長期大便稀塘、冬天雙腳冰冷、下肢
靜脈曲張等,無不與進食寒涼的食物有關。
民間有句俗語:病號不忌嘴,大夫跑斷腿。
寒涼的水果天天吃,服用再多的藥物也是枉然啊!
病人會說:水果加熱了能吃嗎,加熱了就不寒了嘛!
寒性水果加熱了改變不了水果的寒性,就好比我們喝菊花茶,雖然是用開水泡茶的,喝起來燙嘴,但它還是下火的,寒性的,因為它的藥性是寒涼的。除非你放一些生薑、黑胡椒、肉桂、八角之類的溫性調料,與水果一起加熱,但這樣的水果還好吃嗎?

第四:建議病人少吃水果、戒掉水果的原因
少吃水果、戒掉水果的出發點是希望如今“把水果當飯吃”的飲食習慣回歸到以“五穀為養”的飲食基礎。
首先來看,宣傳吃水果對身體好的多為西方人,他們的祖宗也是吃肉長大的,他們的膳食中以各種肉類、乳製品為主,而且喜飲酒、咖啡之類,蔬菜很少,所以衛生輿論呼籲多吃水果蔬菜來減少肥胖問題、使身體更健康。
而中國人的祖先是吃素為主長大的。現代中國人父輩中,有誰聽說是吃肉長大的?那時候有菜裡有點肉星都是奢望。中國人的體型相對於西方人而言多為偏瘦小,既不適合大量吃肉,也不適合把水果當飯吃。尤其是現代女性,為了苗條、美麗,使勁地吃水果,結果把皮膚吃得發黃、無光澤,還長著雀斑。
《黃帝內經》裡講:“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 這四句話是飲食養生的關鍵。“五穀”指的是:稷(小米)、小麥(面)、稻(大米)、黍(粘黃米)和菽(豆類),都是“種子”。

什麼是種子?種子是植物特有的繁殖體,種子都有生髮之力、繁殖之性,人類就是依靠這種具有生長之性的穀物才能存活、繁衍。糧食作物五穀才是人體必需的培養“後天之本”的基礎,五果、五畜、五菜都是調劑之品。
現在生活富裕了,物質豐富了。而人們總是在不能得到之後變得變本加厲。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前物質都算匱乏,吃不到肉、喝不到奶,也沒幾個水果零食可吃。那現在條件好了,大家都希望能把以前沒吃到的加倍吃回來。疾病從沒得吃“餓出來”變成了“吃出來”的。
如果想追求生命更長一點、那在吃的問題上就要多“悠著點”。

Monday, February 9, 2015

片仔广

药品名称:漳州片仔癀

主要适用症: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主要用药禁忌:孕妇忌服

剂型:胶囊、片剂等

药品类型:中成药

颜色:棕黄色或灰褐色

状态:有密细纹,可见霉斑

产地:漳州市


药方

【药方组成】牛黄、三七、蛇胆、麝香等。

【药理研究】片子癀具有消炎、清凉解毒、消肿止痛等作用,对急性肝炎、眼炎、耳炎及一切炎症引起的疼痛、发热等症,都有很好疗效;此外,对消化系统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商品备注】本品为处方药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0.6克,8岁以下儿童每次0.15克~0.3克,每日2~3次;外用研末用冷开水或食醋少许调匀涂在患处,每日数次,常保持湿润。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服用3天后症状无改善,或服药期间伴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者,应到医院就诊。对局部病变切忌碰撞、挤压。局部病灶红肿热痛反应剧烈,初起疮顶即有多个脓头者均应到医院就诊。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请将此药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如正在服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存方法】密封、防潮、防虫蛀、防烂霉变质。置室内阴凉干燥处,以室温5~25℃为宜,室内相对湿度在60~70%。

【生产厂家】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该药原是明朝太医的秘方。福建漳州方言把一切炎症统称“癀”,吃一片该药即可消炎退癀,故名片仔癀。片仔癀商标原为僧帽牌,1956年纳入漳州制药厂,成为全国独家生产的名贵药品,改名荔枝牌。该药选用麝香、牛黄、蛇胆、田七等多种贵重药材精制而成。对急慢性肝炎、喉痛、烧伤、刀枪伤痛、无名肿毒及一切炎症引起的疼痛、发热,具有消炎止痛、清凉解毒的作用。外科手术后服用,能消炎止痛,防止伤口感染,加快愈合,因疗效好,适用范围广,副作用小,被视为医药珍品,驰名中外,在国际上誉为“神州妙药”、“中国特效抗菌素”。1979年获国家银质奖,1984年获国家金质奖。远销台湾、港澳、东南亚和日、英、美、法、加拿大等国和地区。

历史

据说在东南亚地区华侨中,一些老人重病或即将离世的时候,家人都会给他服用片仔癀。因为他们认为,如果连片仔癀都无法救治的话,恐怕就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可见这一药品在当地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如,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片仔癀”这个神秘的“国宝名药”的来历。

相传,片仔癀是明朝太医院秘方“御用良药”,由于外形如条索,用时切一小片内服或外敷片刻见效,所以叫做“片仔癀”。万历年间,宫廷政变,一位闽南籍的太医,携带药方出逃,至璞山岩庙削发为僧。明朝动乱中,档案尽皆流失,包括明时太医的秘方都不见经传。唯独可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对三七的记载中获知一二,书中记载三七产于南方深山,既稀又贵,用三七入药传入宫廷,再配置成方,用特殊工艺制作成片仔癀,后定为宫廷秘方。时间为一五五六年,并未记载药方的真实面目。由于药方得上述机缘随太医流落民间,民国时期,片仔癀秘方为漳州“馨范茶庄”所得,并生产“僧帽牌片仔癀”应市,片仔癀才从佛门传到民间。解放后片仔癀也曾担任着小角色,经历10年冬眠时间,知者少,用者微。今天我们能见到这一“国宝名药”,实属幸运;而其药方的庐山真面目流传到今,仍未被全面揭开。

片仔癀与云南白药一样,二者作为我国中药的两大独家生产绝密品种,其特效配方及独特工艺受国家绝密保护。今天,我们仅能从片仔癀的产品说明中了解到它的四大主要成分:麝香3%,牛黄5%,田七85%,蛇胆7%。这四种成分均为我国名贵中药,其中麝香的来源——麝,已被列为国家濒危物种。

驰名中外的片仔癀集团(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传统名贵中药,它精选牛黄、麝香、蛇胆等名贵药材科学配方精制而成,药理与临床应用都证明本品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等功能,疗效显著。几十年来用户反映片仔癀对肝炎、胆囊炎、跌打、烧伤等均有独特功效,特别是对癌症患者,早期服用可根除,晚期乃可延长寿命,并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是消除病痛、治病救人的灵丹妙药。在国内外市场享有极高的信誉。几十年来该产品供不应求,并畅销国内国际市场,每年为国家创汇一千多万美元。一九七九年荣获国家银质奖,一九八四年荣获国家金质奖章,一九八六年创质量管理奖,并被列为国家一级保密产品,一九八九年金质奖复评通过,一九九四年金奖二次复评通过,2009年中华老字号网络影响力10强,漳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年成为上海世博会福建馆支持机构等多种殊荣。

众所周知,片仔癀信誉数十年,历时四百余载,如果药无独特效果,不会维持这么长时间,而且笔者自信,片仔癀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是金子永远要闪光,问题是我们怎么珍惜它。本着治病救人,为国家与社会创汇创财富,造福人类的观点来爱护它……不妨让我们共同回顾它的发展史吧!

片仔癀的命名,即一片即退癀(消炎解毒),疗效之神,一片则灵,因而得名"片仔癀"。

相传明朝万历年间,宫廷政变,有一太医不满朝政,取方出僧,明朝动乱中档案流失,故而明清太医秘方不见经传,但可从片仔癀处方中主方三七去考证,典籍首见于李时珍《本草纲目》,时间是一五五六年本记载三七产于南方深山,既稀又贵,用三七入药传入宫廷,再配置成方,用特殊工艺制作成片仔癀后定为宫廷秘方。当为传世之宝,需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盛名,所以我们可以判断片仔癀成方之日当不晚于崇祯年间(公元一六二八年或一六四四年)。那位削发为僧的太医原籍是闽南,后则在璞山岩庙主持传授徒弟几代。民国时期漳州城的一些茶庄开始制作片仔癀。1956年,政府宣布进行私营改造,成立公私合营的漳州市制药厂。

漳州片仔癀

漳州片仔癀为棕黄色或灰褐色,有密细纹,可见霉斑,气微香,味苦、微甘。漳州片仔癀的功能主治是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热毒血瘀所致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痈疽疔疮,无名肿毒,跌打损伤,烫烧伤等各种炎症。

基本信息

通用名:

片仔癀主要成分:天然麝香、天然牛黄、田七、蛇胆等药品类别:

中成药用法用量:每次0.6克,每日2~3次。

包装规格:每丸3g

生产厂商: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是否处方药:是

片仔癀主要成份取自天然麝香、天然牛黄、田七、蛇胆等名贵中药材,配方工艺被列为绝密级保护。因疗效好,适用范围广,副作用小,被视为医药珍品,在国际上誉为“神州妙药”、“中国特效抗菌素”。

片仔癀是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的中成药,福建漳州方言把一切炎症统称“癀”。片仔癀原为锭剂,其外形成条索状,使用时,切一薄片内服或外敷。“片仔癀”即一片即退癀(消炎解毒),疗效之神,一片则灵,因而得名“片仔癀”。其处方、工艺均属国家绝密级秘密,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功效。

片仔癀主要的成分是牛黄,麝香,蛇胆,田七等珍贵稀有的药材,主治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片仔癀的命名,即一片即退癀(消炎解毒),疗效之神,一片则灵,因而得名“片仔癀”。

漳州片仔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漳州市制药厂。1993年,以漳州市制药厂为核心企业成立漳州片仔广集团公司,1999年底,漳州片仔广集团公司以其有关药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性资产作为出资,联合其他法人单位共同发起设立本公司。本公司是国家大型二档企业、国家科技部认定的火炬计画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20家重点联系和重点扶持的骨干企业。居我国中成药行业50强企业行列,连续多年入选全国500家经济效益工业企业。公司以生产名贵中成药——片仔广而享誉海内外,注册的“片仔广”商标于1999年元月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片仔广及其系列产品、心舒宝片、片仔广茵胆平肝胶囊通过国家首批“原产地标记认证”。公司多次被省、市工商管理部门授予“重合同、守信用”单位,更是有幸成为首批全国“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被福建省工商局定为2001年度检验免审企业,被省、市定为重点工业企业,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蝉联三届省、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公司厂区位于漳州市城区南郊,环境优美,占地面积56000多平方米,拥有资产3亿多元;现有员工近450名,其中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140多名。 

公司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的生命,严格按GMP规范要求组织生产,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改,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设备,使我公司的生产装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从而确保了产品质量,并通过国家GMP认证 

公司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并培养了一支与之相匹配的科研队伍,致力于新产品的开发与研制,为企业的发展储备“能源”。目前,公司产品有片仔广、片仔广胶囊、复方片仔广软膏、心舒宝片、茵胆平肝胶囊、增乳膏、清热止咳颗粒、川贝清肺糖浆、藿香正气水、蜂乳胶囊、少林正骨精、金牡感冒片、羚翘解毒片、牛黄解毒片、(无糖型)小柴胡颗粒、(无糖型)小青龙颗粒等二十多种.此外,公同还与境外科研机构合作,成功开发二十多种中成药,远销海外.同时还充分利用品牌优势和资本优势,积极寻找投资合作专案,扩大企业规模,使我公司除中成药制造外,还涉及日化品生产、药品流通等领域,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 

公司独家生产的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片仔广,以独特的消炎、解毒、镇痛等显著疗效及保护健康的功能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信赖.特别是在治疗肝炎,促进手术刀口愈合、镇痛、消除无名肿毒等领域的独特功效更使这一具有400多年历史的传统名贵中成药更加熠熠生辉,蝉联国家质量金奖,中国中药名牌产品,享誉蜚然,畅销海内外,每年出口创汇达千万美元,位居中国中成药单项出口创汇首位。是居家、商务、旅行常备的治疗和保健良药。为方便消费者服用而开发的片仔广胶囊,是片仔广经粉碎后用胶囊装填而成的,片仔广含量100%。 

漳州片仔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将秉承“团结、务实、创新、发展”的企业精神,以一流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信誉为社会提供一流的服务,让片仔广百年制药为您带去健康、带去幸福 

产品介绍 
片仔广、片仔广胶囊、复方片仔广软膏、心舒宝片、茵胆平肝胶囊、增乳膏、清热止咳颗粒、川贝清肺糖浆、藿香正气水、蜂乳胶囊、少林正骨精、金牡感冒片、羚翘解毒片、牛黄解毒片、(无糖型)小柴胡颗粒、(无糖型)小青龙颗粒等二十多种.


Sunday, February 8, 2015

食疗

民间绝妙验方偏方秘方(相克的食物)

(两小时内不可同吃,摘之有关保健书刊)
1、鸡蛋忌糖精——同食中毒,多食死亡
2、豆腐忌蜂蜜——同食耳聋
3、葱类忌蜂蜜——同食伤眼睛
4、土豆忌香蕉——同食生雀斑
5、牛肉忌红糖——同食胀死人
6、黄鳝忌狗肉——同食伤肝
7、芹菜忌兔肉——同食脱头发
8、狗肉忌绿豆——同食伤元气
9、螃蟹忌柿子——同食腹泻,多食死亡
10、鹅肉忌鸭梨——同食伤肾脏
11、黄瓜忌生花生米——同食伤脾
12、甲鱼忌苋菜——同食中毒
13、皮蛋忌红糖——同食呕吐
14、人参忌萝卜——同食伤元气
15、白酒忌柿子——同食心闷,多食亡
16、豆腐忌菠菜——同食生结石
17、鸡肉忌菊花——多食死亡
18、鲤鱼忌甘草——同食死亡
19、羊肉忌南瓜——同食腹胀难忍
20、栗子忌牛肉——同食麻木
21、鸭肉忌梅子——多食发老病
22、山芋忌白酒——同食生胃病
23、梨子忌开水——同食泄泻
24、蛇肉忌萝卜——同食则亡
25、田螺忌蚕豆——多食肠绞痛
26、羊肉忌西瓜——多食肝腹水
27、海带忌洋葱——多食便秘
28、西药片忌酒——同食胃穿孔
29、猪肉忌麻花(植物)——同食亡
30、雀肉忌香蕉——多食过敏

便秘

柿拌蜂蜜治疗便秘:
  早晨起床后空腹,吃一两个西红柿拌蜂蜜。

咳嗽

治久咳不愈:
  无论是一般感冒引起的咳嗽还是流感引起的咳嗽,用鲜姜7片,用香油炸黄(其他油无效),加白糖一次吃下,轻者当日见效,3日即愈,久咳者7天左右。

成药 ~大活络丹

大活络丹:
  功能祛风、舒筋、活络、除湿。
  主治:风寒湿痹引起的肢体疼痛,手足麻木,筋骨不利,行动不便,口眼歪斜,言语不清等症。本品处方特点是寒热药并用,使苦寒药不伤脾胃,温补药不伤肝肾,且方中熟大黄活血化瘀,通行腑气,再配淡渗利湿之品使药力上下沟通。诸药协调,使祛风除湿、疏筋活络之功效更明显。实验药理证明能改善小鼠心肌耗氧量和大鼠心肌缺血的程度,对小鼠有显著抗炎镇痛作用,对血小板的粘附性有一定抑制作用,对血栓形成有显著抑制作用。实验还提示对全身各部分组织器官的血管有扩张作用。本品对中风经络患者,显效率73%,总有效率100%;对风寒湿痹患者,显效率66.7%,总有效率96.7%。疼痛改善成都96.7%,其中关节游走性疼痛改善程度达100%,恶寒怕风改善程度达90%。
  用法用量: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1次1-2丸,1日2次。

按摩

足底按摩五注意
  按照生物全息理论,人体各个器官在足不都有相应的反射区,足部有60多个穴位,足又成人体的“第二心脏”。有目的地刺激相应反射区能够调节神经反射,改善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改善人体各部位器官组织的运转,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和自我康复能力,具有防病治病、养生保健之功效。进行足部反射区按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饭前半小时及饭后1小时内不宜做按摩。
  二是,治疗时应避开骨骼突起处及外伤部位,以免挤伤骨膜。
  三是,老年人骨骼脆弱、关节僵硬,按摩是不可用力过度。
  四是,心脏病严重者、出血性疾病患者禁止按摩。
  五是,结束后饮300-500毫升温开水以促进血液循环。

高血压

治高血压
  处方:槐花、寄生各25克,夏枯草、菊花、草决明各20克,川芎、地龙、郁金香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说明:该方配伍巧妙,曾治200例,有效率96%。

脱肛

脱肛:
陈醋2斤,放在痰盂内,旧秤砣一只(或用一块带锈的铁代替)烧红后放入醋内,醋即沸腾,患者坐痰盂上10分钟。
一日一次。
5日后即可收肛不脱。

银杏叶

银杏叶【英文名】FOLIUM GINKGO 【別名】飛蛾葉、鴨腳子 【來源】本品為銀杏科植物銀杏(白果樹、公孫樹) Ginkgo biloba L.的幹燥葉。秋季葉尚綠時采收,及時幹燥。 【性狀】本品多皺折或破碎,完整者呈扇形,長3~12cm,寬5~15cm。黃綠色或淺棕黃色,上緣呈不規則的波狀彎曲,有的中間凹入,深者可達葉長的4/5。具二叉狀平行葉脈,細而密,光滑無毛,易縱向撕裂。葉基楔形葉柄長2~8cm。體輕。氣微,味微苦。 【鑒別】取本品粉末4g,加50%丙酮100ml,加熱回流3小時,放冷,用脫脂棉濾過,濾液蒸去丙酮,放冷,殘液用醋酸乙酯提取2次,每次50ml,合並提取液,蒸幹,殘渣用15%乙醇溶解,加于聚醯胺柱上,用5%乙醇洗脫,收集洗脫液200ml,濃縮至 50ml,放冷,濃縮液用醋酸乙酯提取2次,每次50ml,合並提取液,蒸幹,殘渣用丙酮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銀杏內酯A、B、C及白果內酯對照品,加丙酮制成每 1ml各含0.5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以含 4%醋酸鈉的羧甲基纖維素鈉溶液制備的硅膠 H薄層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丙酮-甲醇(10:5:5:0.6)為展開劑,在15℃以下展開,取出,晾幹,在140~160℃加熱約30分鐘,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含量測定】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甲醇-0.4%磷酸溶液(50:50)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360nm。理論板數按槲皮素峰計算應不低于25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分別精密稱取經五氧化二磷幹燥過夜的槲皮素、山柰素、異鼠李素對照品,各加甲醇制成每 1ml分別含0.03mg、0.03mg、0.0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中粉約 1g [同時另取本品粉末測定水分(附錄Ⅸ H第一法)],精密稱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氯仿回流提取2小時,棄去氯仿,藥渣揮幹,加甲醇回流提取4小時,提取液蒸幹,殘渣加甲醇-25%鹽酸溶液(4:1)混合液25ml,回流30分鐘,放冷,轉移至50ml量瓶中,並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上述三種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分別計算三種黃酮苷元的含量,以下式換算成總黃酮醇苷的含量。 總黃酮醇苷含量=(槲皮素含量+山柰素含量+異鼠李素含量)×2.51 本品按幹燥品計算,含總黃酮醇苷不得少于0.40%。 【炮制】去淨雜質,篩去泥土。 【性味】甘、苦、澀,平。 【歸經】歸心、肺經。 【功能主治】斂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用于肺虛咳喘;冠心病,心絞痛,高血脂。 【用法用量】9~12g。 【注意】有實邪者忌用。 【貯藏】置通風幹燥處。 【摘錄】《中國藥典》

中药 ~ 中西名称

Arillus Longan 龙眼肉
Coulis Dendrobii 石斛
Caulis Polygoni Multiflori 首乌藤
Caulis Sinomenii 青风藤
Caulis Spatholobi 鸡血藤
Caulis Trachelospermi 络石藤
Cortex Acanthopanacis 五加皮
Cortex Cinnamomi 肉桂
Cortex Fraxini 秦皮
Cortex lIlicii 地枫皮
Cortex Lycii 地骨皮
Cortex Magnoliae Officiralis 厚朴
Cortex Mori 桑白皮
FIOS Buddlejae 密蒙花
Flos Caryophylli 丁香
Flos Genkwa 芫花
Flos lnuJae 旋覆花
Flos Rosae Rugosae 玫魄花
Folium Apocyni Veneti 罗布麻叶
Folium Eriobotryae 枇杷叶
Folium et Cacumen Murryvae 九里香
Folium llicis Cornutae 构骨叶
Folium Polygoni Tinctorii 蓼大青叶
Folium Viticis Negundo 牡荆叶
Fructus Alpiniae Oxyphyllae 益智
Fructus Amomi 砂仁
Fructus Cnidii 蛇床子
Fructus Foeniculi 小茴香
Fructus Galangae 红豆蔻
Fructus Schisand rae Chinensis 五味子
Fructus Tsaoko 草果
Herba Andrographis 穿心莲
Herba Cirsii 小蓟
Herba Cirsii japonici 大蓟
Herba Commelinae 鸭跖草
Herba Ephedrae 麻黄
Herba Leonuri 益母草
Herba Lophatheri 淡竹叶
Herba Lycopodii 伸筋草
Herba Lysimachiae 金钱草
Herba Menthae 薄荷
Herba Plantaginis 车前草
Herba Sarcandrae 肿节风
Herba Sedi 垂盆草
Herba Taraxaci 蒲公英
Herba Taxilli 桑寄生
Herba Violae 紫花地丁
Lignum Aquilariae Resinatum 沉香
Lignum Santalialbi 檀香
Lignum Sappan 苏木
Medulla Stachyuri 小通草
Medulla Tetrapanacis 通草
Pericarpium Granati 石榴皮
Polyporus 猪苓
Radix Achyranthis Bidentatae 牛膝
Radix Aconiti 川乌
Radix Aconiti Kusnezoffii 草乌
Radix Angelicae Pubescentis 独活
Radix Angelicae Sinensis 当归
Radix Asparagi 天冬
Radix Astragali 黄芪
Radix Clematidis 威灵仙
Radix Codonopsis 党参
Radix Curcumae 郁金
Radix Cyathulae 川牛膝
Radix Dichroae 常山
Radix Dipsaci 续断
Radix etRhizoma Ephedrae 麻黄根
Radix etRhizoma Gentianae 龙胆
Radix etRhizoma Rhei 大黄
Radix etRhizoma seu Caulis
Acanthopanacis Senticosi 刺五加
Radix et Rhizoma Sophorae
Tonkinensis 山豆根
Radix Ginseng 人参
Radix Glehniae 北沙参
Radix Glycyrrhizae 甘草
Radix Hedysari 红芪
Radix Inulae 土木香
Radix lsatidis 板蓝根
Radix Morindae Officinalis 巴戟天
Radix Ophiopogonis 麦冬
Radix Paeoniae Rubra 赤芍
Radix Physochlainae 华山参
Radix Phytolaccae 商陆
Radix Platycodonis 桔梗
Radix Polygoni Multiflori 何首乌
Radix Polygalae 远志
Radix Pseudostellariae 太子参
Radix Ranunculi Ternati 猫爪草
Radix Rehmanniae 地黄
Radix Rubiae 茜草
Radix Saposhnikoviae 防风
Radix Scrophulariae 玄参
Radix Semiaquilegiae 天葵子
Radix Stellariae 银柴胡
Radix Stemonae 百部
Radix Stephaniae Tetrandrae 防己
Radix Vladimiriae 川木香
Ramulus Cinnamomi 桂枝
Rhizoma Acori Tatarinowii 石菖蒲
Rhizoma Alpiniae officinarum 高良姜
Rhizoma Belamcandae 射干
Rhizoma Chuanxiong 川芎
Rhizoma Coptidis 黄连
Rhizoma Cu rculiginis 仙茅
Rhizoma Curcumae 莪术
Rhizoma Curcumae Lorgae 姜黄
Rhizoma Dryopteris
Crassirhizomatis 绵马贯众.
Rhizoma et Radix Baphicacanthis
Cusiae 南板蓝根
Rhizoma Gastrodiae 天麻
Rhizoma Homalomenae 千年健
Rhizoma Menispermi 北豆根
Rhizoma Panacis Japorici 竹节参
Rhizoma Polygonati 黄精
Rhizoma Polygonati Ocorati 玉竹
Rhizoma Typhonii 白附子
Rhizoma Wenyujin Concisum 片姜黄
Semen Abutili 苘麻亍
Semen Alpiniae Katsumadai 草豆蔻
Semen Arecae 槟榔
Semen Canavaliae 刀豆
Semen Citri Reticulatae 橘核
Semen Lablab Album 白扁豆
Semen Myristicae 肉豆蔻
Semen Phaseoli 赤小豆
Semen Sinapis 芥子
Spina Gleditsiae 皂角刺